<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 引 号 014416330/2019-04858 分 类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综合政务,电子政务 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 发文日期 2019-02-28
        文 号 有 效 性
        泰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02-28 09:06 浏览次数:次 字体:[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现公布泰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在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zztaojie.com)下载。如对报告有疑问,请与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处联系(地址:泰州市海陵区凤凰东路58号;邮编:225300;电话:0523-86839755;传真:0523-86839056;电子邮箱:zfbdzzwc@163.com)。

        一、概述

        2018年,泰州市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加大政务公开统筹谋划力度,规范完善公开制度体系,融合优化公开平台渠道,推动公开工作创新创优,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能力不断提升。

        (一)     着力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

        以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家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要求,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清单动态化管理,开展办事指南要素准确度核查,推动办事服务指标规范,确保群众办事能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了。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职能部门主动公开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意见征集情况公开,全年公开《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智慧泰州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征求意见稿135件、意见建议22条,有效提高政策文件质量。持续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及时公开市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办理结果210件、政协提案办理结果411件。

        以宣传解读推动政策落地。强化政策文件解读,明确解读主体责任,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打造本地化《政策简明问答》品牌,制作“泰州政策简明问答”统一标准版头和logo,以一问一答方式、通俗易懂语言向社会公众解读“食品经营监管”“市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2019年春运指南”等政策举措,并指导各市(区)做好本地化政策衔接、办事指引等解读延伸拓展工作。及时做好市政府常务会议图解、政府工作报告视频解读,让政府工作第一时间被公众知晓,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感知度。

        以互动交流回应公众关切。积极主动围绕社会关切加强公开回应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通过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小企业座谈会、市人大代表政情通报会带头宣传政策,回应热点问题。市公安局、国土局、商务局、环保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走进访谈直播间与公众交流烟花爆竹燃放、土地综合整治、外贸发展、环境保护税开征等工作。高港区梳理民生服务热线中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印《民生热点问题简明问答手册》,向各社区发放并组织现场解答;海陵区、姜堰区、医药高新区组织民生部门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市财政局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编印发放债务管理制度《口袋书》,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市统计局、食药监局、银监局分别组织开展“统计开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非法集资宣传月”等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与信任。

        (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富有成效。推出江苏政务服务网泰州旗舰店“4.0升级版”,将医药高新区纳入网上政务服务体系,网上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提升不见面事项覆盖度,优化营商环境,全市发布“不见面”事项7418项,不见面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群众使用度不断提高,旗舰店访问1200万次,实名注册17万人。推出网上预约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办事一体;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入驻大厅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占比达90%。办件进度全面公开,全年公开办事过程和结果147万件。推动涉审中介网上超市建设,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目录,归集全市中介服务事项、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专家库等信息,进一步规范审批中介服务行为。加强政务服务监管预警,全年共发布挂起、提醒等预警239起,提醒办件超期6起,平均办理时间缩短3.955个工作日。

        电子证照归集更加全面。将医药高新区证照纳入全市目录范围,共归集电子证照数据约666万件,涉及证照目录685个,证照合规率100%。积极推进审批办事流程电子证照试点应用,通过重构优化行政审批办理流程、提升常用证照入库频率、改进证照库内结构等,实现政务服务办事流程与电子证照查验步骤紧密结合,市人社局、城管局、水利局、行政审批局等试点部门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共查验电子证照1100余次。进一步拓展个人证照应用范围,在办事环节实现个人类证照信息全覆盖,群众实名认证后可在办事过程中同步提交社保卡、结婚证、不动产登记证等。

        政务数据开放应用进展明显。围绕经济、科技、环保、旅游、医疗等高频需求领域,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应用,向社会发布1241项开放目录、2779个数据接口,带动社会数据开发和应用创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并获评全国城市政府网站“十大”优秀创新案例。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应用解决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围绕国务院部门开放的694项数据目录,逐步实现与公安部人口、教育部学籍、民政部婚姻登记等重要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解决堵点问题75个。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服务政府业务工作,协同市公安局、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针对研究生报名人员信息开展资格审核,甄别不符合报考条件2000余人。深化数据共享典型应用,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实现“重复材料只需提交一次,办理进程短信告知,全链条流水作业”,开办企业一天完成。

        (三)着力完善政务公开平台

        强化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积极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平台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紧扣信息公开、政民互动、公共服务三大功能,不断强化全市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全面提升政府网站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2018年度第十七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列全国地级市第11名。结合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和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要求,大力推进网站集约化建设,建成标准规范统一、技术支撑统一、安全保障统一、信息集中共享、服务集约提供、数据汇聚分析的全市政府网站群平台促进政务公开信息集中展示,有效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影响力。

        整合12345政务热线。完成市级部门热线平台整合,实现12345、网格化社会治理、110和数字化城管等平台的数据共享、工单互转,联动互补。政务服务“一号答”实现市域全覆盖,回应群众咨询创业富民政策、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更加快捷。注重来电舆情分析,及时形成预付卡消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农村土地确权等舆情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不断扩大平台社会影响力和服务知晓度,通过12345政务热线组织开展行政审批服务回访、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对政情民意大数据进行分析、对难点事项督办协调,促进承办部门单位提高办事效率。2018年全市12345政务热线平台服务总量570430件,同比增长25.5%,全年接通率保持在95%以上,直接答复率达68.4%。

        推进新媒体有序发展。积极探索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扩大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度,其中“中国兴化政府网”微信公众号通过发布《工业固废如何收集和处置》《 2018年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工作解读》等信息回应公众关切;“泰州公安微警务”打造掌上办事服务大厅,在线提供交管、户政、出入境、自助移车等服务;“食药泰州”开展网络直播双随机检查活动,群众在线同步观看,视频点击量近10万人次;市民政局开通“泰有福”养老服务APP为老年人随时随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政府系统“两微一端”等政务公开和服务号调查摸底工作,排查全市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及第三方平台480个,按照“谁开设、谁管理”“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对存在内容未更新或更新慢、无专人维护、不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9个部门新媒体账户实施关停、整改。

        (四)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政务公开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新闻发布会,全市召开新闻发布会89场,对不动产公证改革、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办法、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进行权威发布和解读。优化政府公报服务功能,通过泰州市科技人才专员群定期发布政府公报PDF版,向全市近千家企业提供第一手政府权威信息。落实信息公开查阅点标准化制度,打造政务服务大厅政务公开体验区,推动政务公开线上线下结合,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创新政务公开社会评议机制,邀请公众评议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创新创优案例,以服务效果和群众获得感为导向,市教育局“汇聚正能量唱响教育好声音”等14个案例获评优秀。

        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规范化。改版市政府门户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题,通过读政策、看举措、抓落实三个版块体现重点领域“五公开”全过程。推动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实施领域信息全过程全周期全链条公开,综合各部门既有平台数据,建成统一资源库,以项目代码为唯一标识,将项目信息、批准信息、招投标信息、征地信息、合同信息等关联整合后按统一标准进行公开,方便社会群众获取信息、进行监督。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规范化,实现建设工程、水利工程、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住房保障等信息的全程公开、全程留痕。进一步规范财政预决算公开,与省财政预决算平台全面对接,确保省、市平台发布内容数据同源、信息同步、公开内容形式标准规范。

        打造基层网上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制定《关于推进基层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发布工作,全市100个乡镇(街道)的95个公共服务事项、1989个村(社区)的75个公共服务事项上线率100%,形成覆盖全市的四级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体系。推动高频服务标准化应用拓展延伸,在深化原有社保、公交线路等查询服务应用的基础上,依托统一的服务应用标准化接口,新增民政救助、养老机构、中考成绩查询、公积金提取等基层服务应用,进一步实现便民利民目标,其中中考成绩查询功能上线后当日访问量即超过10万人次,受到基层群众较多五星好评。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2018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4739条。其中,市级机关46819条,市(区)37920条。着力围绕财政资金、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信息公开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财政资金领域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全面到位。根据《2018年泰州市市本级预决算公开工作方案》,明确市本级预决算公开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公开内容、公开途径等。84个市级部门预算、决算全部按照规定格式、规定时间、规定网址集中公开到位。开设“财政直通车”广播专栏,每天循环播报最新财经动态、政策解读。及时发布市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单和相关专项资金分配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减税降费信息公开不断深化。适时跟踪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全年发布小微企业异常信息282条,全市小微企业季度预缴、年度汇缴优惠面均为100%,实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充分运用金税三期税收管理平台等系统进行监控,排查符合条件但未享受优惠的企业,开展“点对点”辅导,实现政策执行准确率与优惠政策受惠面双提升。多渠道宣传个人所得税新政,让纳税人切实了解最新政策、享受政策红利。

        (二)推进重大建设项目领域信息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公开逐步规范。制发《泰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明确除涉密项目外,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通过江苏省投资性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建立信息网上公开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布建设项目的计划安排、投资规模、建设内容、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着力推进年度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信息公开,及时公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结果等信息207条。继续做好政府重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及落实情况公开工作,按月公开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和市区改善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新旧动能转换信息公开更加及时。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等,加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公开力度。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信息公开,实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的去产能公示公告制度,发布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节能降耗、两化融合等信息近400条。对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等1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网上申报、评审,公布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和拟立项项目情况。加大人才招引政策公开力度,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科技人才新政80条”宣讲解读。

        土地征收供应信息公开持续推进。建立统一规范的征地信息公开平台,优化征地补偿政务公开标准体系,梳理公开流程,规范公开目录,明确“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征收土地方案、补充耕地方案、供地方案、预征地公告、补偿安置方案”等15项公开内容。全年发布征收土地公告123条,征地告知书672条,安置补偿方案公告124条。积极推进建设用地审批过程、审批结果信息公开,全年发布预审信息和审批结果30条。适时发布土地市场和房地产用地供应数据,制发《泰州市区(不含姜堰区)2018年度住宅类房地产用地出让计划》,全年共计发布各类土地出让公告257条,供地结果信息700条。跟踪全市房地产市场价格行情,建立地价与房价动态平衡机制,及时公布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

        (三)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公开优化创新。推动建筑业企业市级资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许可、房地产开发许可等35个涉企事项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公开“店小二”包办帮办服务信息,健全完善市、市(区)、园区(镇街、乡)三级联动代办服务机制,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泰州旗舰店开设“店小二”服务专区,实行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全市专兼职“店小二”帮办包办员超过300名,全年累计为700多个项目(含“两证”补办项目)提供代办服务190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200多个。

        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阳光规范。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将交易公告、资格审查信息、成交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及时向社会开放,提升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和利用率。实现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主动公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2306个项目信息。建成工程远程开标系统和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形成全市标准统一的企业诚信库。落实社会监督员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招投标开放日活动”,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房屋征收透明度进一步提升。以安置房源监管系统数据为支撑,开设房屋征收信息公开平台,在现场安装触摸屏,方便广大群众查看房屋征收信息。“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征收项目概况、签约进展情况和安置房源”等被征收人关注的信息全部网上公开,被征收人还可查询同一征收项目中所有被征收户的补偿安置情况。通过实时信息查询、共享,有效提高房屋征收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让广大被征收人安心、放心。

        (四)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信息公开

        社会救助信息公开扎实推进。按季度公开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信息,及时公开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信息、残疾人补助、特困供养等信息。制发解读《泰州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发布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系列问答图解,受到线上线下群众的欢迎。

          

        劳动就业信息公开全面覆盖。主动公开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政策以及相应办理程序,帮助公众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时享受惠民举措。定期公布社保政策执行情况、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及时公示就业、人才等补贴资金发放情况,适时公布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名单。依托分布在全市各乡镇、村居的人社宣传栏,发布各类人社政策、劳动就业信息;通过市中心人流量较大区域的户外大屏,宣传就业招聘活动;利用部分小区的LED屏幕,发布毕业生就业政策、招聘岗位信息。

        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成为常态。进一步规范环境保护类信息公开目录,确保空气质量、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按日公开,水环境质量按周公开,重点流域水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按月公开,项目审批公示、重点污染源监测、污染源超标情况及时公开。开设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栏,分批次公开交办问题基本内容、污染类型、调查核实、处理整改和问责情况,确保交办问题真落实、见实效,全过程接受监督。开展环保在线调查,推动全社会关注环保、参与环保。

         

        教育信息公开更具特色。打造“局长直通车”,搭建起教育部门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接受群众表达诉求、意见建议。制作“年度教育回眸”三折页宣传单,组织开展系列推广活动,构建扁平化宣传工作体系。开辟泰州日报“泰州教育”专版,围绕泰州教育特色工作,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及时公开行动进展、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名单。主动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信息、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信息、校园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通过民生资金监管系统、阳光扶贫管理平台公示各类政府助学金发放情况、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普通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信息。

        食药安全信息公开持续发力。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随机检查,建立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数据库,聘请20名社会观察员作为第三方参与执法过程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全面公开。全年市级层面公开双随机检查结果53次,检查企业(单位)116家,整改问题368条。全面公开监督抽检信息,全年发布食品抽检信息12期19723批;转发国家总局和江苏省局药品质量公告、医疗器械质量公告、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违法广告公告、暂停销售产品公告及解除暂停销售产品公告26期。

        医疗卫生信息公开不断完善。主动公开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及时公开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预防控制信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公开,加强食品危害健康因素和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评价等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以及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服务内容、方式和价格。针对长生疫苗事件,及时印制宣传折页,公布我市疾控部门所购长生疫苗批次、时间,正确引导舆情。将血站信息公开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紧密结合,让群众了解献血相关政策和知识。

         

        安全生产信息公开继续加强。重点推进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公开,及时发布事故信息、事故处置举措和挂牌督办进展信息,全年公开事故调查报告19起。及时发布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结果、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危化品)名单等。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性质严重的违法行为和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的安全隐患进行曝光。

        三、依申请公开及复议、诉讼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情况

        近年来,我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18年全市受理依申请公开1551件,同比增长23.21%。其中市级527件,同比增长8.44%;市(区)1024件,同比增长45.25%。

        从申请来源看,公民申请1299件,占比83.2%;社会团体、企业、科研院校等非公民主体申请252件,占比16.2%。其中企业法人申请增幅明显,全年申请达107件,同比增长234%。

        (二)复议诉讼情况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引发行政复议169件,同比增长29%。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111件,其他情形42件,被依法纠错16件。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引发行政诉讼66件,同比下降32.65%。其中维持或驳回原告57件,其他情形9件。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2018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有待深化和完善;公开服务公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019年,我市将着力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聚焦统筹能力再提升,增强公开工作系统性。行政统筹方面,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配置调整,统筹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的无缝衔接。统筹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修订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管理办法》,探索对滥用申请权行为的规制,提升依申请公开服务水平。技术统筹方面,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网、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平台的建设、管理,做好机构改革和职能配置调整的技术支撑;整合全市政府系统新媒体资源,着力推动政府部门“两微一端”平台规范化管理,形成集信息发布、办事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政务新媒体矩阵;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牵头做好政务服务网接入国家统一平台的技术统筹工作。监管统筹方面,根据国办关于建设统一监管平台的要求、标准,积极推进我市监管信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监管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二)聚焦网上服务能力再提升,助力优化改善营商环境。推进不见面服务办理方面,结合最新发布的电子证照系列国家标准,推进各部门各领域应用标准,推动电子文件管理与政务服务过程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提升网上全流程办结率。推进办事堵点问题解决方面,本着治标更要治本理念,抓住国家和省陆续开放部分数据接口契机,加快接入国家和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数据查询互认通道,支撑开展业务协同应用,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推进互联网+治理方式创新方面,力争在典型案例上找突破,如启动“泰企云”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动财政涉企专项资金项目清单和申报流程规范化管理,加强涉企专项资金的数据管理分析,以专项资金管理高水平助推企业发展高质量。

        (三)聚焦业务工作能力再提升,提升社会公众获得感。工作要求继续强化方面,结合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地区工作先进经验,用活用好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逐项逐环节梳理明确公开属性,切实推进全流程权力公开、全过程服务公开、全要素事项公开,推动政务公开由“弹性”向“刚性”转变。政策解读持续深入方面,放大“政策简明问答”品牌影响力,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解读责任,将社会公众关注的各项政策以问答形式进行解读,提升政策知晓度和传播力;注重利用专业媒体,做好分众化对象化传播。工作方式更接地气方面,围绕城乡规划、城市治理、市场监管等重要民生事项和惠民政策措施的执行落地,借鉴其他地区公开工作先进经验,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开放日主题活动,通过场景式公开服务,强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五、附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合计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84739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1662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1662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48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81474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17908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27573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19195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5715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89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42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97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29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953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1117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3957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1551

        1﹒当面申请数

        174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640

        4﹒信函申请数

        737

        (二)申请办结数

        1549

        1﹒按时办结数

        1531

        2﹒延期办结数

        18

        (三)申请答复数

        1532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179

        2﹒同意公开答复数

        388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129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216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3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5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1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16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3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292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222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36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70

        (四)申请来源



        1.党政机关

        0

        2.社会团体(含公益组织)

        28

        3.企业

        107

        4.宣传媒体

        0

        5.科研院校

        5

        6.公民

        1299

        其中:律师

        28

        科研人员

        10

        媒体从业人员

        0

        7.其他

        112

        四、行政复议数量

        169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111

        (二)被依法纠错数

        16

        (三)其他情形数

        42

        五、行政诉讼数量

        66

        (一)维持具有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57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9

        六、举报投诉数量

        558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05

        (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930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373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84

        2﹒兼职人员数

        289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48.6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69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135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657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